中国深圳华·美术馆
OCT Art & Design Gallery, Shenzhen, China
2015.10.17-11.29
开幕:2015年10月17日(周六) 17:30
Opening: 17:30, Oct 17, 2015
地点:中国深圳华·美术馆
Venue: OCT Art & Design Gallery, Shenzhen, China
主办:华·美术馆
Organizer: OCT Art & Design Gallery
策展人:何见平
Curator: Jumping He
支持: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Support: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Town Co., Ltd.
鸣谢:中国深圳华·美术馆、东京银座GGG画廊、hesign(柏林/杭州)、协茂纸业(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国际彩印有限公司
Thanks: OCT Art & Design Gallery, Ginza Graphic Gallery, hesign(Berlin/Hangzhou), HIAP MOH CHINA, International Color Printing Shenzhen
半径三米
……
在设计哲学中,松永真先生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圆形的世界。他以自己的本我作为圆心,以本我活动的生活轨迹形成圆周,轨迹中的点点滴滴组成圆的内容。既然是圆,就包容了生活中的悲欢喜怒,对社会环境的主观判断。即,也包容了主要和社会大众相同的生活内容。但作为优秀的设计师,他又把社会大众容易在生活中被忽略、被轻视、被嫌弃,甚至被厌恶、被批评、被回避的元素,用自己长袖善舞的审美转化,从另一个视角来创造出被审美化、被还原事物本身的信息。这个信息的内容因为载体的形式语言特殊,从而被社会大众重新审视、重新接受、重新思考、继而改变自己原来观念的一整套“松永真式设计效应”。这种设计灵感的创造,就是松永真先生的“半径三米的灵感”。
……
“半径三米”理念的形成,折射了松永真先生对自身生活经历的思考,他在«自述»一文中,将自己在十八岁前的生活分为三段“旅程”:第一段旅程,二战后期从东京逃难到九州的筑川,物质奇缺造成的生活艰辛,却让他有机会感受到自然带来的快乐。这段旅程给他至今鲜明的记忆,带给他面对生活艰难时的骨气;第二段旅程,初三时,独自一人去京都念书,面对京都的历史遗产,开始感受到文化色彩之美;第三段旅程,不顾家人反对,去东京艺术大学,就读设计专业。第三段旅程,让松永真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这三段“旅程”,其实也勾勒了他对曾经质朴生活的怀念、对知足生活的快乐感的尊重。这种快乐的经验,令他自己着眼于“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平凡”的生活细节,往往带来了松永真专业创作时的灵感。
松永真先生身处高速发达消费市场的设计前沿,时时面对无处不在的奢侈豪华、浮华夸张的消费品牌。事实上当代就是一个浪费型的消费,对物质的欲望没有节制。但松永真的“半径三米”设计理念,却在真实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传递的信息是朴质和节制。这样的设计理念没有国度的界限,它有益于制约人性的贪念,值得推广。
节制的生活观念,令松永真先生在创作上,并不是一味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他总是带着质疑的“社会之眼”,先分析作为生活中一个存在事物的本质价值是什么,然后用减法,去除繁枝琐叶,放大这个本质价值的信息美感。比如,他在“纪文食材罐头”设计时,思及新疆旅游中的经验,回忆当地物质生活情况和罐头这一物质在日本社会中的存在价值,选择回归体现罐头本身食材之美的表现方法;在“Scottie”纸巾设计时,思及有的国家连基本生活无法保障,而日本却可以为一款纸巾设计组织一场国际竞赛的感叹。令他在设计思考时,无法全部围绕客户需求,而左右自己思考的是,他对这一事物本质所存在价值的分析。他曾在纽约个展时,回答SBS采访时谈到:“我的工作方法是,首先确认一件商品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并且在生活中想要如何使用该商品。比起夸大且不自然的研究工作,我坚信以自己生活中的行为作为判断基准,会诞生更好的设计,并且能够更加诚实地回答客户设计和产品市场等问题。真正重要的东西,恰恰存在于商品与包装是如何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基本问题之中。”(SBS采访)可见,“半径三米”的概念不是一种设计方法,而是一种设计哲学。
……
何见平2015年
《和平》/海报/103×72.8cm/1986
《和平》/海报/103×72.8cm/1989
《91》/海报/103×72.8cm/1991
《平面宇宙—太阳》/海报/145.6×103cm/1996
《第五届美浓国际陶瓷展》/海报/103×72.8cm/1998
《春日已经来临2001No.03》/海报/145.6×103cm/2001
《视觉之对话—2003年日本名古屋大会》/海报/103×72.8cm/2003
《YKKAP》/海报/103×72.8cm/2004
《第九届龟仓雄策设计奖》/海报/103×72.8cm/2007
《第二十三届***国际学生照明设计竞赛》/海报/103×72.8cm/2009
《Scottie》/海报/145.6×103cm/2011
《松永真Freaks展/预告》/海报/145.6×103cm/2013
《松永真Freaks展—色之宁静》/海报/145.6×103cm/2014
《半径三米—松永真》/海报/103×72.8cm/2015
松永真
1940年出生于东京。 1964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设计专业。随后进入资生堂广告部工作,1971年,成立松永真设计事务所。其作品主要为平面设计作品,包括海报、企业形象识别等。松永真于其他领域,也有不婓成绩,包括绘画及小型雕塑作品等。代表作品包括资生堂夏令营系列;和平海报系列;Sezon美术馆、贝乐斯CI、三宅一生、卡乐比、BANDAI等平面设计。国立西洋美术馆、Scottie纸巾包装设计、“Can Chu Hi”罐装苏打酒、资生堂“uno”男士化妆品、法国Gitanes牌香烟(国际竞赛第一名)、 ISSIMBOW品牌设计(并被授予“龟仓雄策设计奖” )等设计作品。
个展:
海外展:波兰(华沙及其他4座城市)、纽约(帕森设计学院)、波多黎各(波多黎各当代艺术博物馆)、比利时(国际商标中心)、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德国(汉堡市立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卡尔加里)及巴西(圣保罗)。
国内展:和光(东京银座)、高冈美术馆、现代艺术美术馆、名古屋国际设计中心、河口湖美术馆、福冈三越及Sezon美术馆。
奖项:
日本宣传美术会(JAAC)特别奖、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奖项、每日设计奖、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金奖与荣誉奖、克里奥广告大奖、日本教育部新人艺术鼓励奖、日本广告奖Yamana奖、莫斯科金蜜蜂奖、 ICOGRADA大奖、纽约ADC银奖、紫丝带奖、龟仓雄策设计奖、东京ADC会员奖及Hiromu Hara纪念奖等。
收藏:
其作品为包括包括日本及世界多国在内的八十余间博物馆及艺术机构永久收藏。其中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库珀休伊特(Cooper Hewitt)博物馆、伦敦V&A博物馆、慕尼黑国立现代艺术画廊(Staatsgalerie moderner Kunst München)、汉堡工艺美术博物馆(Museum für Kunst und Gewerbe Hamburg)、苏黎世设计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华沙国家博物馆、波多黎各当代艺术博物馆、东京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出版:
松永真作品及创作被多次出版,其中包括:《松永真平面设计》、《ggg系列丛书第7卷》、《平面宇宙-松永真的设计世界》、《ggg专刊之松永真第9卷》等。
展览开幕时,将发行出版图书一册,欢迎关注:
我常常讶异于松永真作品所具有的能量性与多样性。
索尔·巴斯(Saul Bass,美国)
松永真设计及艺术的成就来自他的童真, 是最真实及让人感动的。
陈幼坚 (Alan Chan,香港)
松永真是在世平面设计师中最好的一位。
伊万·切马耶夫(Ivan Chermayeff,美国)
松永真先生有着设计思考和艺术创作的两面,
经年累月中堆积自省,犹如双手左右互搏。
何见平(Jumping He,德国)
“半径三米”并非轻描淡写的表达,而是整个世界融汇其中。
原研哉(Kenya Hara,日本)
拥有着深邃思想与强大信念的松永真,借由作品将日常生活与环境周遭的必需品,转化为兼具功能性与美学性的高品质设计。
永井一正(Kazumasa Nagai,日本)
高雅又精致的松永真作品证明,好的设计也可以应用到日常商品上。
马西莫·维格纳利(Massimo Vignelli,意大利)
这些作品把“松永真”藏匿在设计之后,却时时让人眼前一亮。
王序(中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