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妈妈字体

近日,深圳雕塑家戴耘收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的获奖证书。他的作品《午后》获得了“中国营造”2011年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公共艺术类专业组银奖,尽管早在去年年底他已经得知了获奖的消息,但真正拿到获奖证书,还是让他倍感振奋。这个奖项对于他多年来在公共艺术领域所做的研究无疑是最好的肯定。 

    工业痕迹变为午后风景 

    “中国营造”2011年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由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主办,此次大赛分为专业组和学生组两大组,包括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创意和公共艺术四大类。大赛共收到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近百所高校和单位的千余件设计作品。经过大赛十位评委认真的评审,共评出80多件获奖作品。由于公共艺术类专业组评选中金奖空缺,戴耘所获得的银奖成为最高奖。 

    戴耘介绍,此次获奖作品《午后》是他在2009年为北京798设计的一个公共艺术作品方案,灵感则来源于798著名的大烟囱。“这些大烟囱是上世纪50年代东德援建的工厂留下的,如今这些建筑已经被废弃,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我就想,能否把这里转换成一个公众可以休闲娱乐的地方,既保留大工业时代的痕迹,又让这些建筑产生新的可能性。《午后》这件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 

    《午后》充分利用了光影效果,用红砖在广场上砌出建筑物的投影,其中大烟囱的投影掠过水面,成为一座独特的浮桥,而油气罐的倒影则被转化成人们可以小息娱乐的低洼地。方案将人们熟悉的实体空间办公楼、烟囱、厂房、油气罐等建筑物软化变形,衍生出一处虚实相间、亦真亦幻赋予诗意的午后风景。试图使观者在欣赏游览中或行、或坐、或卧不经意间与艺术家共同完成了一次对大工业时代痕迹的消解、转换和重建。这个方案不仅延续了戴耘一贯的雕塑风格和雕塑语言,而且运用了在雕塑作品很少表现的影子、光线等虚的东西,令很多评委感到惊艳。 

    公共艺术作品源于公众生活 

    作为一件观众可以进入的公共艺术作品,《午后》体现了艺术家对大工业时代诗意的转换,更保留了一段关于那个时代的共同记忆。在戴耘看来,公共艺术体现的是生活在这个空间里的公众的共同体验,而不仅仅是艺术家本身的艺术追求。要沟通公众意志和艺术家的审美,最重要的是作品必须来源于生活,反映现实中的社会问题。 

    事实上,《午后》并不是戴耘第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早在2005年,他的作品《生活在深圳》参加“城市开门”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就成为当年获奖提名作品,学术委员在评介词中表示,这个作品“以游戏的方式探讨了城市生态问题、城市生存经验、城市化进程等诸多话题”。同年,他的作品《助盲站牌》参加“城市的皮肤”展览,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每天坐公车遇到的一位盲人乘客。他希望用艺术的形式引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时也希望艺术的构想能解决盲人遇到的现实问题,为此,戴耘甚至亲自到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去学习盲文,了解残疾人的想法。作为一个生活在深圳的艺术家,戴耘把普通市民的生活体验引入到艺术作品中,希望通过这个途径与观众产生共鸣,产生内心的碰撞。 

    “目前国内对公共艺术的理论探讨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学校开办了公共艺术课程,但在公共艺术实践方面,还非常少。在这方面,我一直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说话。”戴耘说。为此,在很多展览中,戴耘都有意地加入一些公众可以参与的因素,比如在2007年举办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中,他制作了一辆车门可以开关的青砖奔驰车,观众可以进入驾驶室里亲身感受。《生活在深圳》中,他更是把非典、油荒、城市义工等,这些公众生活中遇到的城市话题引入作品中,以飞行棋的方式,邀请观众参与。令戴耘感到高兴的是,整个社会对公共话题正在越来越重视,艺术也在从小我的状态中走出来。除了普通意义的城雕和迎合甲方意志的雕塑,更多的具有公共性的作品正在涌现。

版权:秀设计整理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和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评论列表 (0)
发表第一个评论!
0 点赞 收藏 0 评论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