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妈妈字体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国内首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


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
关于人工智能我们有太多的疑惑,关于它所能带来的艺术,更是充满了争议,到底只有人才能是艺术家还是机器也可以是艺术家?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艺术?

5月20日-21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暗房报告厅外热闹非凡,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在这里举行,学者、专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师生们汇聚在一起,通过线上与当今世界上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最前沿的学者和创作者共同探讨这一未知的领域,他们试图在艺术、科技、伦理的交汇处,共同探讨和构建当代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知识网络,以大胆并深入的视角,探索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目前最受关注的话题,线上线下观众共同刷新对艺术与人工智能的认知。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国内首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国内首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


尤为重要的是,在此次论坛上,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也宣布正式成立,这是国内首个探索ai艺术领域的实验室,三位发起人让我们对这个新实验室充满期待,他们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公认领导者,也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Filippo Fabrocini;世界顶级算法设计专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Kostas Terzidis;独立设计师、数字艺术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张周捷。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国内首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


作为数字艺术领域的先锋代表,张周捷坦言,10年前遇见数字艺术成就了今天的自己,而未来10年的创造力源泉将来自人工智能艺术。他说,“在当下随着NFT等收藏体系的完善,数字艺术正在迎来黄金十年,数字艺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用算法来创作作品的,包括我在内,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开始使用更加智能的算法来创作,这就是人工智能艺术,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从常规算法进入到智能算法。”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国内首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


但是,目前从数字艺术到人工智能艺术还存在两个屏障。一个是技术屏障,一个是应用屏障,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就是以此为目的,汇聚众多艺术家、科学家、理论专家一起来讨论,如何让更多的人突破技术屏障,参与智能算法艺术,同时共同探索其理论和表现形式。张周捷表示,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未来将持续举办各种活动,各种思维碰撞,甚至线下的展览,与智能艺术这个行业共同成长。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公认领导者, Filippo Fabrocini教授在设计创意学院教授《人工智能设计原理》课程,并担任“可持续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他指出,“技术可以是理论性的,所谓的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它应当是透明的、公平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定义的。为了要更好地表达这些,我们希望更好地解释什么才是人工智能,我对此的答案就像以前一样,我们希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可以变得更加地丰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国内首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



Kostas Terzidis是世界顶级算法设计专家,他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哲学层面,“人工智能更像是一个哲学本体论存在的话题,更多的是关于我们的存在,我们是谁,在中国来做这件事情是非常棒的一个地点。我们有同济这群最棒的同事,最棒的学校环境,我们不去做,谁来做呢,不在这做,去哪儿做呢?我相信这会掀起人工智能和艺术新的变革,一定会变得轰轰烈烈,我也非常期待aai未来的发展。”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国内首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


为什么同济大学要成立这样一个实验室?为什么一个专注“设计”的学院会探索艺术与人工智能交叉的这样一个领域?
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是这个新实验室成立背后的重要推动者,他在揭牌仪式的致辞中给出了答案:我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启蒙,而“设计”的价值在于改变。学院在2009成立之初把名字从“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改为“同济大学设计创新(意)学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刻意地和艺术保持了距离,是因为那时候启蒙已经完成,设计应该干什么已经很清楚了,如果还是一味地和艺术纠缠在一起,就如同在试图唤醒一个装睡的人那样徒劳或是如无病呻吟般的矫情。同济把设计和创新绑在一起,就是为了从“驱动创新”中寻找设计新的动能。但12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反过来重新拥抱艺术,是因为在这个以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时代,在这个扑朔的后疫情时代,我们在用设计改变这个世界前,前所未有地需要新思考、新发现、新启蒙,整个世界需要再一次被唤醒。这时候,又是艺术发挥作用的时候。我特别支持学院的三位老师发起这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就是希望通过它的建立,能吸引世界上更多的人一起开拓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艺术、人文、哲学、商业多学科交叉的新设计疆域,包括审美、价值、原则、方法、工具、应用、场景、经济和产业等,尤其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继续实现人、人性和人文的价值和尊严。


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承办,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合作推动呈现。论坛聚焦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创作的艺术,探讨它们的深度、功能、冲突和含义。这种所谓的“智能”如何能提供值得人类关注的创造物呢?也许,二十一世纪下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不是来自智人物种,而是来自计算机算法的延展板块——人工智能。
论坛以大胆并深入的视角,探索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目前最受关注的四大话题:
*人工智能艺术是否真的挑战了人类创造力?
*什么是机器创意的美学?
*人工智能艺术对人工智能伦理有什么影响?
*人工智能艺术是否反映了人类状况及其环境发生了史诗般的改变?


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报道。

版权:秀设计整理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和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评论列表 (0)
发表第一个评论!
6 点赞 收藏 0 评论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