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工业设计一流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省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承办,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协办的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技类赛事,自201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于2024年6月22日正式启动。
大赛主题
新质 · 生产力
新生 · 设计力
大赛目的与宗旨
大赛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深入推进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赛倡导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参赛者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致力于培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性设计领军人才。
参赛对象
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参赛的学科专业范围主要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类相关学科专业,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赛。
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等。
报名方式
2024年6月22日—7月30日,参赛者登陆大赛官方网站在线注册报名,并根据网站指引填写相关资料。注册报名及上传作品需在电脑端进行。
参赛类别
A 智慧与体验
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运用。包含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
B 服务与系统
注重服务流程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包含制造业生产、效率办公、城市服务、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社交通讯、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生鲜物流等领域的数字产品与服务流程设计。
C 文化与社会
侧重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整合,包括非遗活化、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社区创新设计,老龄化设计,包容性设计等富含文化属性及强烈社会责任的设计。
D 时尚与生活
注重人文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用产品设计,包含文教用品、餐饮器皿、家具灯具、礼品饰品、器物包装、时尚穿戴等领域的产品设计。
E 健康与环保
面向全民健康、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等方向的公共卫生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医疗急救产品、环保设计产品等。
赛事流程
2024.6.22-7.30:报名及提交作品
2024.7-8:分赛区评审,各分赛区推荐作品至全国总赛区
2024.9:全国总赛区复评
2024.10:晋级终评作品准备作品模型及参评材料
2024.11:全国总赛区终评,颁奖典礼及优秀作品展
奖项设置
大赛奖项采取统一评审、分类设置奖项的办法,按上述类别分别设奖。
大赛拟颁发以下奖项:
1. 金银铜奖:
经终评后产生“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国新锐设计金、银、铜奖”。
2. 优秀奖:
进入终评未获得金银铜奖的作品,将获得“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国新锐设计优秀奖”。
3. 入围奖:
经各分赛区推荐入围全国赛区复评,未进入终评环节的作品,将获得“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国新锐设计入围奖”。
4. 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金奖作品的指导教师,将获“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5. 最佳人气奖:
从复评环节开始直到终评环节结束,组委会将在大赛官方网站上展示所有进入复评的参赛作品的电子图片,并发动网络投票。届时得票最多的一件作品将获得“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最佳人气奖”,并在大赛颁奖典礼上公布。
6. 优秀组织奖:
根据全国报名参赛作品数及获奖情况,排名前十所大学,将获“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
7. 最佳协办单位奖:
根据各省分赛区获奖数量及赛事组织情况,排名前六名的分赛区主办单位获“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最佳协办单位奖”。
8. 奖项及奖金、获奖物料
奖项 | 获奖名额 | 奖金金额(元)1 | 获奖物料 |
金奖 | 20 | 6000 | 证书 |
银奖 | 40 | 4000 | 证书 |
铜奖 | 80 | 2500 | 证书 |
优秀奖 | 200 | 无 | 证书 |
入围奖 | 1160 | 无 | 证书 |
优秀指导教师奖 | 20 | 5000 | 证书 |
优秀组织奖(高校) | 10 | 6000 | 证书 |
最佳协办单位奖(赛区) | 6 | 10000 | 证书 |
最佳人气奖 | 1 | 无 | 证书 |
9. 各分赛区奖项由分赛区组委会参考全国大赛自行设置。获各分赛区奖项的作品,由分赛区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获得全国总赛区奖项的作品,由大赛全国组委会颁发证书、奖杯、奖金。
10. 对获奖的参赛学生,所在学校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在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专升本及推荐免试研究生时予以适当鼓励;对赛前辅导付出辛勤劳动的指导教师,所在学校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在考核教师业绩、计算教学工作量时予以适当鼓励。
赛事费用
1 参赛费用
本届大赛的全国赛区不收取参赛者任何费用。
2 各分赛区所需赛事经费
主要用于宣传、评审、邮寄作品等,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行解决,但举办费用原则上应由参赛学生所在学校承担。允许各分赛区与当地有关单位合作命名分赛区的大赛名称。
3 大赛作品寄送和收回的费用
由各参赛者和分赛区承办单位自行负担。
大赛联系方式
大赛官方网站:www.cuidc.net
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秘书处
联系人:郑老师
电话:19586456205
邮箱:cuidc-official@qq.com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