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设计学界的支持下,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
在南京艺术学院领导的强力支持下,从2009年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首届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开始,一直到2014年在北京798与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14度”论坛,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已经成为了国内设计学界青年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并且逐渐地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一种渠道。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秉承着专业性、理论性、前沿性等南艺设计学研究传统,尝试从各个角度解读设计、解读设计的历史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设计学研究的发展。
2015年,第五届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即将全面启动,论坛组委会在此推出本次论坛的主题——“恋物”。
“恋物”概念对应于英文中的Fetishism一词。在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分析理论中,它常常用来指代以物来代替实际欲望对象的过程,即物的隐喻。因此,“恋物”一词成为当代物质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同时,“恋物”也是一个我们生活中经常挂在嘴边的文化现象,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恋物”为代表的消费文化现象层出不穷,精彩纷呈。当我们以“恋物”的眼光观看设计史时,也能发现物质文化的研究无处不在。这个主题既以瞄准西方当代物质文化研究的大流为己任,也以促进中国古今物质文化研究的发展为目标。
因此,第五届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组委会郑重地发布征稿启事,邀请青年学者共同就“恋物”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共同从物质文化研究的角度相互交流,用我们相互碰撞产生的火花照亮中国设计学研究之一隅。
如果您愿意参与此次论坛,请您在2015年9月10号之前赐文章终稿,字数8000至15000之间。我们拟在会议开始前,正式出版青年学者们的论文(《设计学论坛》第6卷,南京大学出版社),投稿信箱及论文格式参见附录。
一旦荣幸地收到您的文章,并选定作为参会论文,我们即选派一位联络人与您长期保持联系,直到会议结束。我们将在2015年11月20日至23日举办这次互动。(20号报到,21日、22日会议,23日组织参观)我们将承担您来往南京的交通费用、在南京的住宿费,以及在南京或周边地区进行集体参观的费用,相关细节将由联络人具体与您沟通。
我们真诚期待青年学者的参与,希望大家共进,在这次论坛中再次出现高质量的对话。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组委会
附 录
一、 投稿信箱
李孟悦:708864495@qq.com 手机:18136486312
二、 论文格式
1,完整的中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中文注释的格式统一为:作者:《书名》,地名:出版社名,出版年份,页码。
如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3,英文注释的格式统一为:作者,书名,版本,地名:出版社名,出版年份,页码。
如John Ruskin, 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2nd ed.,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 Inc., 1989, p.174.
4,个人简介格式:名称,出生年月,学历及职称,工作单位及职务。研究方向:——。
如:黄厚石,出生于1977年2月,设计学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设计批评及设计思想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