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的摄影创作多取材于战争。他把照相机作为揭露战争的武器。共采访五次重大战争,其中包括中国的抗日战争。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战地摄影之神Robert Capa的名言。也是他在枪林弹雨中的行为准则。
他的战地生涯总是亲历亲为。
去到枪火最猛烈的地方,
捏着胆子走到枪子面前,
距离近到不要命。
他的镜头是别的战地摄影师不敢尝试的,
这也是他封神的原因之一。
都说没有亲眼见过战争,
根本无法理解战争。
从他的摄影作品里,一直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得以有幸目睹到战争的恶与善。
当一战即将爆发的可怕乌云逐渐吞噬欧洲时,Robert Capa襁褓出生。而在他成人了之后,又要面对二战的腥风血雨。
也许这也是他和战争的缘分吧。
他的人生,注定要经历一场场可怕的动荡。
他生在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家庭,
孩童时期移居法国,收到了艺术教育。
也许是犹太人的种族优势,
他从小就比别的孩子更机警敏锐些。
1936年,法西斯开始侵略整个世界。Robert参加了西班牙的人民战线情报部。正式开启了他战地记者的生涯。
这是最有名的一张传奇之作,《士兵的死去》。战地摄影中有的是尸体、伤痛和绝望,但是这个 “死亡瞬间” 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
要拍好照片,就要靠的近。
那他拍摄这张照片需要多“近”呢?
照片中的这名士兵是在跳出战壕后准备向敌人发起突击时被爆头死去的。
而Robert就在同一个战壕里。
当时Robert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死亡威胁时,
没有像懦夫一样躲在战壕里,
也不像一个姑娘似得尖叫。
而是条件反射地探出脑袋,按下快门。
战争每时每刻都邀请死亡的相伴,
好似一旦到达,就不存在生者和死者的概念,
刺眼的猩红和崩溃的喘息。
Robert在抗日战争时来访过上海等地,是当时唯一能在中国战区采访的盟军战地记者。
他拍摄了中国受到侵略时的悲拗与反抗,
也有日本侵略时的可憎面目和罪行。
1944年,他跟着盟军部队一起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计划。拍下了许多经典的二战映像。
Robert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
也许这个世界欠他和平和一个和平奖。
比起艺术性的要求,
他更是在“玩命拍”,
业界也因此把他当作伟人一样的存在。
当世界各地的战事逐渐升高,
Robert几乎生活在了战场上,
他为一些杂志拍摄战地照片,
常常连底片都还没冲洗,
就随军机空运回美。
由别人放大、冲洗。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Robert本人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有空看到自己玩命拍下来的照片,然而他的名气已经逐渐响遍全球。
虽然整天待在可怕的战壕里,
他没有发表过高谈阔论的创作观、艺术观。只是记录当时自己对人生、命运、战争、友谊、感情的即时理解。
都说艺高人胆大,
其实也有活泼俏皮的一面。
受过伤是运气好,
这可能有点太玄了。
但是他的朋友经常调侃他的好运,
给他取了个诨号,“走运·卡帕”。
然而调侃自己的除了朋友往往还有命运。
Robert置身过这么多猛烈的前线,
当时几位记者一同走出战壕在外面散步,Robert说想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可拍的。
没多久,他的朋友们就听到他去的方向传来爆炸声,于是大家调侃说:“这走运·卡帕真是没完没了的,他去哪,哪里就有好镜头。”
然而其实,那是一颗地雷的爆炸。
更是命运对Robert的捉弄。
也许那一天如果有人拍下了他的“死亡瞬间”,
这会是他这辈子最具震撼力的绝唱作品了。
然而他只是默默地被地雷炸的粉碎。
从此再无Robert Capa,
Robert Capa的最后一张照片
然而当他临终那天携带的两部相机被找到时,战地摄影之神从未公开过的遗作得以重见天日。
他先前的作品几乎全是黑白的,在这里,我们有幸看到了他珍贵的彩色作品。
滑雪者在瑞士的马特洪峰前享晒日光浴,于1950
法国模特卡皮西纳在罗马一处阳台上
毕加索与儿子克劳德在瓦洛里玩水
一改战争的阴沉,
这一批遗失的彩色照片,
大多是旅行、名人以及高级时装。
在战争年代,因为操作成本和难度,基本没有可能发表彩色摄影作品。
而且在战场上,
本来就是争分夺秒,
根本没有时间换相机拍。
才会用上彩色胶片,
捕捉一些轻松休闲的东西,
也是他自己的一种转型。
如果细细品味他的作品,
可以感受到一种恐怖,
恐怖到很荒诞,很愚蠢。
然而哪儿有战争,哪儿就有Robert Capa。
出生于乱世、奔波于乱世、死亡于乱世。
像是一种对战争的朝圣,
又像是天降斯人的使命感。
如果说人类在血腥分裂的年代,
是随意的牺牲品,
那他就是检讨战争的一个现身说法。
明明极其憎恨战争,
“他的快门按得比扳机更快更猛,
仿佛那是他的步枪,
即使那只是一个
甚至挡不了子弹的相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